肉圓是台灣的特色小吃,記得小編第一次吃的時候,覺得這個很像特大號水晶餃的小吃,吃起來好像在吃麵粉糰一樣,又油又黏,就這樣留下對肉圓的不良印象,從此就對這個遠近馳名的台灣小吃敬謝不敏...
後來,小編有次到彰化出差,聽了當地朋友的建議到了一家號稱老字號的肉圓店再次品嚐肉圓,這下才對肉圓的刻板印象徹底改觀。其實肉圓是以地瓜粉、太白粉和在來米粉所做成的餡皮,然後包裹豬肉、香菇等配料的小吃。外型雖然大部分都是圓形,但也有三角形的,不過還是圓形最常見。
- Jan 17 Fri 2014 11:31
【金蘭尚愛呷】北門口肉圓
- Jan 16 Thu 2014 19:31
【金蘭小醬有話說】高血壓、高血脂患者飲食注意事項
過年難免作息不正常又暴飲暴食,就盡量從飲食方面來注意健康,以免過完了年,結果也賠上了健康喔!
小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慢性病病患過年期間的飲食小叮嚀。台灣慢慢步入高齡化社會,也就是說,每個人家中幾乎都會有老年人,而老年人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慢性病了。如果各位朋友家裡有慢性病的長輩,請參考以下的資訊,讓他們也能輕鬆過好年喔:
- Jan 16 Thu 2014 11:29
【金蘭尚愛呷】台南碗粿
台灣有許多小吃都會使用到醬油膏這個台灣特有的調味料,其中,許多人小時候幾乎都曾吃過的「碗粿」,如果沒有了醬油膏還真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味道呢。
說到碗粿,雖然大家幾乎是從小吃到大,但大家知道碗粿是怎樣來的嗎?碗粿一般是使用儲存一年以上的在來米,經過浸泡、磨漿、加入肉臊,香菇、蛋黃、瘦肉、蝦仁乾等材料,經過炊蒸之後就是我們所吃到的碗粿囉!
所以,碗粿要好吃,除了要慎選在來米,調和各種食材的米漿時也必須掌握每個步驟的細節。而碗粿所呈現出來的Q彈度,則是取決於蒸煮的火候。每個步驟都得小心處理,才能做出好吃、Q彈又好看的碗粿。下回小編會帶大家到美食之都台南,品嚐道地又好吃的碗粿喔~
- Jan 15 Wed 2014 11:26
【金蘭小醬有話說】過年期間的飲食健康要訣
眼看著春節假期即將來臨,金蘭小醬本來想說藉著打掃來達到運動減肥好過年的目的,結果當然是一整個天真,天下哪有這樣好的事。>///< 春節期間最重要的除了過節以外,當然就是要吃吃喝喝呀。不過,金蘭小醬也要提醒大家,春節期間因為大多數人作息跟飲食都不正常,所以更要特別注意飲食的健康。金蘭小醬在這裡整理出一些飲食方向,讓大家可以參考看看。同時,接下來也會陸續分享過年期間的飲食健康要訣:
1. 多瞭解食品消費資訊
- Jan 15 Wed 2014 11:14
【金的好釀】紅酒醋
可以想像一瓶小小的醋,不但要熟成十幾二十年,而且要價100美元嗎?一瓶來自義大利的巴薩米克紅酒醋,竟然要價超過1千元,為什麼紅酒醋會這樣貴呢?
其實醋和醬油跟酒一樣,都需要經過釀造。醬油是使用黃豆或黑豆釀造,比方金蘭純釀造醬油;酒的釀製原料就比較多元,從穀類到水果都可以釀酒,比方威士忌、高粱、米酒和葡萄酒等;醋其實是發酵過後的酒,原料也跟酒類一樣,可以從穀類到水果皆可,如紅酒醋、烏醋等等。
- Jan 14 Tue 2014 14:09
【金蘭說食話】肉伯火雞肉飯 - 扁魚白菜湯
金蘭小醬之前曾經介紹過台南的肉伯火雞肉飯,其實肉伯火雞肉飯還有一道北部比較少看到的料理:扁魚白菜湯,看起來就像是湯比較多的白菜滷,但一口湯喝下卻是滋味鮮甜甘美,雖然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有點甜,但這個味道介於豬骨與雞湯的湯頭,其實是用扁魚所熬出來的喔。
其實扁魚是早期台菜相當重要的提味材料。早期台灣由福建移入的移民,烹飪時沒有像現在那樣多調味料可以使用,所以大多是以現地的食材來做為提味與熬湯的材料,像是扁魚和紅蔥頭便是最常用的食材。扁魚除了是沙茶醬的基底,同時也廣泛被用來爆香、熬湯。
扁魚其實是比目魚這類魚的通稱,但台灣通常是指貧齒扁魚。因為貧齒扁魚的肉質雖然鮮美,但因為肉薄又少,所以都是以製作成魚乾的形式販賣與使用。扁魚乾拿來熬湯,就成了味道清淡卻鮮美的湯頭,比如剛剛提到的扁魚白菜湯,還有開陽白菜等等,同時也是早期台菜湯頭最重要的味道來源喔。
- Jan 14 Tue 2014 11:06
【金蘭尚愛呷】台南意麵
- Jan 13 Mon 2014 13:03
【金蘭在身邊】金蘭有機醬油禮盒,過年送禮送健康送營養
農曆春節漸漸加快腳步,年節的氣氛也越來越濃厚,一年一度的春節,大家都準備好要送什麼禮物給親朋好友呢?
去年真的是食品安全問題充斥的一年,曾幾何時我們所習以為常,認為再平常不過的食物卻都出現問題。許多記憶中的古早味,不是早已消失,就是已然走味甚至變調。金蘭醬油走過將近80個年頭,不但記憶中的古早味依舊,更不斷進行研發以及精進製造技術,讓我們每天都會使用的醬油更加美味,更符合現代人的飲食需求。
- Jan 13 Mon 2014 09:41
【金蘭說食話】吃豆腐囉~
豆腐可以說是東方的飲食文化中,最重要的食物之一了。而在製作豆腐的過程中,又可以製作出許多副食品,諸如豆漿、豆花、豆干、腐皮、豆皮等等;而從豆腐又可以製作出許多加工品,如臭豆腐、豆腐乳、凍豆腐、油豆腐、豆絲...,簡直就是我們每日的飲食寫照。
那麼,豆腐怎麼來的呢?相傳在西漢有位淮南王劉安,他不但喜好讀書,更喜歡煉丹之術。有一天他在煉丹的時候,無意中將石膏混入豆漿當中,豆漿因此凝結成豆腐,於是便成了後世相當重要的食品。豆腐由營養豐富的黃豆而來,以往也是平民階層重要的蛋白質來源。
其實好吃的豆腐加上一點醬油就很好吃了。用金蘭醬油或是醬油膏拌豆腐,加上蔥花跟皮蛋就更是豪華了。簡單其實更可以嘗到美味的根源,真是一點也沒錯呢。
- Jan 10 Fri 2014 14:44
【金蘭酷客小撇步】不用拆卸抽油煙機的清潔妙招